昨天,收到一個熱乎乎的電話,來自杭州江乾區九堡鎮三衛社區的居民於菊鳳。
  電話里,65歲的於菊鳳說,她代表社區“夕陽紅愛心社”近50位姐妹們想請錢報牽線搭橋:她和她的姐妹們一針一線,從今年夏日開始,親手縫製了400多雙棉鞋、80多雙保暖手套,天越來越冷了,她希望,這批愛心物資能及時送到貧困山區的孩子、老人們手中,溫暖這個冬日。
  昨天,記者趕到了三衛社區。今年5月份,三衛社區前身三衛村整村拆遷,村裡的老人們一起住進了村裡的老人安置公寓。於菊鳳和姐妹們的夕陽紅愛心社就在公寓5號樓的底層。
  40多位姐妹齊上陣
  從打板到縫製,流水線作業
  冬日陽光正好,曬在人身上暖暖的。
  “夕陽紅愛心社”門口,5、6位阿姨圍坐著,陽光下,她們低著頭,專心縫著鞋面。
  站在邊上靜靜看著。因為做的是保暖棉鞋,本來就厚實的鞋面,加上2釐米左右的泡沫鞋底,要把這兩者緊實地縫在一起,不僅要技術,更是個力氣活。幾位阿姨都用著暗力,一使勁針穿過鞋底,繞上線,再抽回來打結。不過,看得出來,這幾位手法都很老練,沒一會兒工夫,一排鞋底就縫好了,又快又牢靠。
  往愛心社的房間里望進去,這陣仗就更大了,活脫脫一個製鞋小作坊的架勢,不過都是清一色的娘子軍。有二十多位阿姨,也在低頭縫製鞋底。
  左邊是“縫合組”,三位阿姨用3台縫紉機,把鞋面、海綿、羊羔絨里襯縫製成完整的鞋面。
  再往裡走,就是打板區了。一張大桌上,擺滿了各種布料、海綿。鞋面布、夾層海綿、羊羔絨鞋面里襯、鞋底裡襯,有四個阿姨在負責畫樣、剪裁。
  大家伙分工明確,有條不紊,以流水線方式作業,一雙又一雙棉鞋在談笑間被高效率地生產出來了。
  聽聽介紹:製鞋的娘子軍,年齡橫跨50歲到70多歲。最年長的楊阿仙,今年76歲了,一直在縫合組工作。8月初愛心社開張第一天楊阿姨就上崗了,每周兩天準時報道,一做就是十幾個小時。別看老人家年紀不小,可眼神挺好,穿針引線不在話下,“每天能縫3雙,快一點4雙也行”。
  雖然這麼些日子做下來,阿姨們都是熟手了,可泡沫鞋底愛打滑,力道稍微偏一偏,針戳了手指頭、剪刀剪到肉的事也經常發生。看看阿姨們手指頭,開裂的、貼了膠布的都不少。
  400多雙棉鞋、80多雙棉手套
  裝了滿滿一屋子
  愛心社的另一間屋子,更讓人吃驚:靠牆的兩排架子和房屋中間一張碩大的桌子上,全部擺滿了一雙雙棉鞋。款式和花色幾乎每一雙都不重樣。格紋的、繡花的、鞋口上鑲了一圈人造毛的……粗粗數一數,款式就有6、7種,說真的,棉鞋挺洋氣,有幾個配色挺時髦,年輕小姑娘都能直接穿到街上去了。棉鞋的尺碼也很齊全,從上小學的娃娃尺寸到成人的鞋碼都有。
  隨便拿出一雙棉鞋,你會發現,手工縫製的針腳整齊劃一,小線頭很難找得到,就連最挑剔的淘寶買家,都得心甘情願給好評。
  原來愛心社的阿姨們為了保證棉鞋的質量,還特地排了兩個人專門負責最後的質量監督。脫線的、漏針腳的,都得返工重做。
  記者試穿了一下阿姨們親手做的保暖鞋,探腳進去就像踩進了軟綿綿的雲朵里,腳感又軟又舒服。
  在屋子的一角,還有一個大紙板箱,滿滿噹噹裝著愛心社阿姨們又一力作——保暖棉手套。記者也試戴了一下,那手感怎麼說呢,酥麻麻軟糯糯,像摸著嬰兒的小臉蛋,關鍵同樣厚實得很。這棉鞋一穿,棉手套一戴,三九嚴寒一定能扛得過。
  統計了一下,棉鞋400多雙,另外還有棉手套80多雙。
  愛心社從一堆剩餘布料里發芽
  愛心小姐妹們自掏腰包買材料
  怎麼想到做愛心棉鞋?不得不說的是65歲的於菊鳳,土生土長的三衛村人,愛心棉鞋的發起人。
  於菊鳳18歲就開始學做衣服,從一開始的裁縫小鋪,到後來有了自己的服裝廠。今年5月,於菊鳳的服裝廠跟著村裡整體拆遷,考慮到自己年紀大了,於菊鳳索性關了廠子。
  但是倉庫裡布料剩下了許多。於菊鳳覺得布料都很好,捨不得廉價賣了,正愁怎麼辦的時候,老伴一句話提醒了她。“老伴說,布留著好嘞,到時候可以做愛心棉鞋。”於菊鳳做愛心棉鞋的念頭從這個好主意里發芽了。
  等搬進了公寓,於菊鳳決定把做愛心棉鞋的事提上日程。可一個人的力量太薄了。於菊鳳找到了沈吉英,這些同村的好姐妹,大家家裡以前也是辦服裝廠的。愛心棉鞋的事一說,一拍即合。緊接著,愛心棉鞋的消息又在村裡的姐妹團里傳開了,平時就聚在一塊鍛煉、跳舞的姐妹們紛紛表示願意加入。
  於是“夕陽紅愛心社”就這麼成立了,8月8日,大夏天,愛心棉鞋行動正式啟動。愛心社姐妹團的熱情也好似當時40多度的高溫天。有了做鞋的布料,可鞋底、里襯、做鞋的工具設備都還沒著落呢。
  人多就是力量大,愛心社的姐妹們二話不說,自掏腰包,湊了1萬多元買鞋底,2千多元買海綿。布料不夠了,家裡開服裝廠的你湊一點,我湊一點。就連縫紉機、桌子、柜子、針線,所有的製作工具設備,也都是大家伙一塊湊起來的。
  尋公益組織敬老院等機構
  愛心棉鞋和手套可以送給你
  “現在條件好了,像我們老人都有養老保險和醫保,村裡拆遷,不用乾農活,可也不能這樣閑著呀。就想著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,我們農村人手都挺巧的,像我這歲數的,都會些縫縫補補,做鞋子最合適了。”70歲的沈吉英說,老姐妹們這麼努力,就是希望這些暖和的鞋子能送到孤兒院、敬老院或者貧困山區,讓困難家庭的孩子、老人們熱乎乎地過冬。
  沈吉英說,愛心社除了做保暖鞋、手套之外,接下來還打算做棉衣、棉背心。這些親手縫製的愛心衣物,都打算源源不斷地送出去。只是,苦於不知道怎麼把這批鞋送到需要的人手上。
  這裡,我們要給“夕陽紅愛心社”使勁吆喝一下了,愛心社出品的棉鞋、棉手套絕對是手工精品。如果有哪家公益組織、敬老院等機構正需要這批東西,趕緊撥打本報熱線96068聯繫我們,大伙一起努力把這份愛心傳遞到切實需要的人手中,讓這個冬天不再寒冷。
  (原標題:這一屋子的愛心棉鞋尋找冬日里最需要它們的人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d41mdsdg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